本文转载自《AI岐黄——中医大脑精选医案集1》掌尚策
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,ISBN 978-7-5390-9601-8
本文源自上述正式出版书籍 P199-P202 ,全文无删减
《AI岐黄——中医大脑精选医案集1》
关于直肠癌直肠癌是指发生在直肠齿状线以上至直肠、乙状结肠交界处的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。中国直肠癌发病部位80%以上发生在近肛门处,通过直肠指检多能发现。因此,肛肠指检对发现直肠癌具有重要意义。该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。由于直肠癌在发病因素、预防、治疗和预后都与结肠癌很相似,因此临床上常将直肠癌、结肠癌统称为大肠癌。
中医根据直肠癌的症状表现,将此病归属“肠蕈”、“肠中积聚”、“症瘕”、“锁肛痔”、“下痢”、“脏毒”等范畴,病因病机多由饮食不节、忧思抑郁、久泻久痢或大便秘结、感受外邪、劳倦体虚、湿热蕴结等因素,使脾胃失损、运化失司、湿浊内生;老年人五脏虚寒,脾肾虚弱,正气虚弱易受外邪,湿毒瘀搏结肠道,久成积块而成。
展开剩余80%直肠癌晚期的大伯患者是一位76岁男性老人,患晚期直肠癌,在上海某医院化疗了25次,未行外科手术。家属知道本病难治疗,在看诊的预诊表里面表达了愿望,希望老人可以通过中医治疗可以扼制病情进展、减轻病痛、延长寿命。
▲图55-1 出院记录
患者于2022年11月22日进行线上看诊,当时患者还住在护理院,患者只知道自己患了直肠癌,但不清楚其病情非常严峻、已发生转移扩散。护理院管床医师、家属及本人三方在微信群里进行视频看诊。
▲图55-2 医患对话
肠癌术后流脓不止患者于2020年在上海某医院确诊为直肠低位癌,当时处于三期未转移状态。在上海肿瘤医院未行手术,予放疗25次、化疗2次,患者体质很差,第2次化疗未结束就挺不住了,予紧急抢救。出院后在当地医院口服中药调理身体,肿瘤曾经得到暂时控制、体积缩小,但2022年3月开始上海疫情严峻,患者被封锁在家3个月,病情开始失控。
2022年9月在上海另一三甲医院住院,完善肠镜检查提示:肠梗阻,肛门流脓严重。诊断为:直肠恶性肿瘤(中分化腺癌,c-T4bN2aM0,IIIc期,KRAS突变);高血压1级;直肠癌晚期已转移至腹腔,已手术做了造瘘口,当时医生评估患者肠癌晚期、命不久矣,嘱其家属准备安排患者后事。
详细问诊后,刻下症见:患者大便失禁,大便不成形,肛周脓肿,肛门瘙痒,一咳嗽就肛门就会流脓,患者情绪比较紧张,情绪失控时也会流脓;秋冬容易咳嗽,平素膝盖凉,下肢轻度水肿;下肢皮肤痒。睡眠不佳,下半夜平均2小时醒1次,小便次数多,每次尿量较少,夜尿4-5次/晚。既往有动脉硬化、肺结节、膝盖变形等病史。
问诊后将患者症状录入中医大脑,选择“直肠癌”为主症直接对病治疗,中医大脑推出乌梅丸合真武汤,智能添加半枝莲、白花蛇舌草加强清热解毒、散瘀止血、利水消肿的功效,又加用阳起石,此药性温味咸掌尚策,能入肾经,温肾壮阳、温暖胞宫,此外,该药还有解毒消肿、镇痛之功。
▲图55-3 中医大脑图
《伤寒论》338条原文:伤寒,脉微而厥,至七八日,肤冷,其人躁,无暂安时者,此为脏厥,非蛔厥也。蛔厥者,其人当吐蛔。今病者静,而复时烦者,此为脏寒。蛔上入其膈,故烦,须臾复止,得食而呕,又烦者,蛔闻食臭出,其人当常自吐蛔。蛔厥者,乌梅丸主之。又主久利。
本案中医大脑使用乌梅丸不是用来消灭蛔虫,而是主久利。真武汤方中的附子与生姜,可振奋新陈代谢,使血行趋于旺盛,并温暖身体;茯苓与白朮善于调整体液的分布,消除停滞于肠胃的水液,从而发挥止下利之效;白芍调整胃肠的运动。
二至五诊千古名方效如神二诊时,患者反馈:肛周流脓明显减少,睡眠也好转了;造瘘处大便增多,属于服药后正常排病反应嘱患者安心用药。三诊时患者肛周流脓进一步好转,流脓次数可量化,皮肤不痒了,水肿减轻、脚踝附近轻微水肿,但睡眠不佳、凌晨2点后就睡不着了,夜尿仍多。效不更方,鼓励患者坚持治疗,五诊时患者家属反馈:患者白天肛门基本上不流脓了,服药效果很好!
▲图55-4 医患对话
▲图55-5 医患对话
效不更方守方5月治疗2个月后,患者饮食、睡眠诸症好转,白天不流脓,晚上流脓减轻,患者基本能按时服药,每次都积极配合看诊。
▲图55-6 中医大脑图
治疗5个月后,根据患者情况加用细辛、乌药以温化下焦寒水,从而改善尿频症状;加守宫、蜂房、全蝎、僵蚕4味药以软坚消瘤、扶正解毒。
▲图55-7 医患对话
患者诸症改善,精气神明显好转掌尚策,心态变得积极乐观,还会主动提醒家属挂号复诊。因服药后身体觉得舒服,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态度发生转变,主动寻求治疗。后续随访,患者经介入中医治疗后,共多存活了1年7个月,后因感冒感染后伴发重度心衰,不治而逝。
发布于:广东省天金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